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板牛股10线低吸

创业板牛股10线低吸,涨停板学深度教程10

​​​​​​​5018人已围观日期:2023-12-10

内容导航:
  • 创业板新规,20%的涨跌幅限制,打板战法还能走多远?
  • 创业板上有几只特别牛的股票,还有市值翻了10倍的牛股?
  • 怎样从创业板筛选成长股?
  • 创业板接连几天都是涨停板的股票都有谁
  • 分享三个自选股,重点关注一下。
  • 私募论市:量能不足导致热点分化 市场破位需谨慎而行
  • 创业板新规,20%的涨跌幅限制,打板战法还能走多远?

    20%的涨跌幅限制,那么对于这个其实还是可以走很长的时间的,毕竟是新出来的,对于这个创业板来说,它是希望那些创业公司能够快速融资到资金,能够给自身公司带来快速增长也是证监会希望创业板能够得到迅速崛起,而开放的一个窗口自然就会一直看好。

    创业板上有几只特别牛的股票,还有市值翻了10倍的牛股?

    这个创业板是经常出大牛股的,十倍股也是出了不少,像同花顺这样的大盘子都涨了不少。

    怎样从创业板筛选成长股?

    如何从创业板筛选成长股?怎样从创业板筛选成长股?从创业板筛选成长股的技巧?
    自创业板推出以来,笔者一直非常关注,坚持研读每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告和财报。美国股市每波上涨都是新发行不久的股票表现最好,中国A股也不例外。证券市场一直有炒新习惯,所以笔者认为创业板蕴藏着较多机会。
    创业板估值已较合理
    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创业板是泡沫板,千万不能碰。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如果市场大多数人都这么想的话,按照逆向思维,未来创业板反而有大机会。
    泡沫的意思要么是涨幅过大,要么是估值过高。要说估值高,创业板刚推出那会儿确实高,但经过了一年多的业绩增长消化,目前估值已较为合理。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估值平均比标准普尔要高1倍,标准普尔的市盈率为15倍左右,纳斯达克的市盈率则在30倍左右。我们以华谊兄弟为例,该公司上市时市盈率为100倍左右,随着公司业绩增长,按照2011年的业绩估算,目前市盈率在38倍左右。电影业这几年的高增长是看得见的(过去五年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就是电影业),目前的估值真的不算太贵,如果继续深调,反而是非常好的买入机会。当然,关键的问题是机构对公司2011年的业绩预期是否准确,这恐怕要等公司半年报出来后才能较为确定。
    创业板公司具有成长性
    创业板另一个被市场诟病的话题是去年业绩增速大概只有30%左右,而很多主板公司业绩增速却在60%-70%。很多人因此说创业板没有成长性,这个说法笔者也不赞同。
    首先,创业板上市前一年有做高业绩、想多融资的可能,因此上市第一年需要把公司业绩做实。
    其次,主板更多的是周期性很强的公司,60%-70%的增速可能是周期顶部的增速。在业绩低迷时,很多品种业绩可能是负增长甚至亏损,而创业板很可能每年都有30%左右的增长幅度。
    第三,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项目未来两年会陆续投产,这也会释放公司的业绩。这两年由于宏观调控很多公司资金紧张,创业板多募集资金可用来参与并购,趁机做大做强。
    当然,并不是说创业板上市公司都好。截至2011年4月22日,创业板共计有204家公司上市交易,如果其中只有20%的公司是好公司的话,那么40家上市公司也足够大家来选择和投资的了。
    最近,创业板指数远远落后于其他指数,无论是其中的好公司还是差公司都泥沙俱下地处于下跌调整中。但对于没有选择优质、低估值的成长股能力的投资者,笔者建议还是远离创业板,毕竟选中好公司的概率只有20%,而选中其中好股票的概率更低,也许只有10%。
    不过就是这10%,才是未来的大牛股。这些股票的特征都很简单:未来三年每年有50%-60%的业绩增长、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有市场核心竞争力。接下来投资者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几个月后这些好公司创业板最佳投资时机的到来。

    创业板接连几天都是涨停板的股票都有谁

    卓胜微
    这匹黑马就是刚刚上市的卓胜微,上市14天,连收14个涨停板,上市以来股价涨幅已达到314.21

    分享三个自选股,重点关注一下。

    自选股

    顺威股份:(口罩+熔喷材料)

    策略:股价经过大幅拉升后,回踩在年线附近企稳回升,昨日突破小平台,还有上攻的动能,可以在3.75元不破下低吸,跌破年线3.45元止损。

    中通国脉:(新基建+5G概念)

    策略:股价经过大幅拉升后,回调在30线附近企稳回升,再放量的情况下,突破了下降压力线和小平台,近两日在缺口上方横盘震荡,还有继续上攻的动能,可以在26.30附近低吸,跌破缺口25.61元放弃,止损位负-5个点。

    大港股份(002077)


    基本分析:公司集成电路产业:包括苏州科阳光电 科技 有限公司、江苏艾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旻艾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整合和聚焦集成电路相关细分领域,横向拓展先进封装和高端测试业务。控股孙公司苏州科阳是少数掌握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的公司之一,掌握了晶圆级芯片封装的 TSV、micro-bumping(微凸点)和 RDL 等先进封装核心技术,包含了覆盖锡凸块、铜凸块、垂直通孔技术、倒装焊等技术。苏州科阳因市场景气度提升,正处于满产状态,生产订单供不应求。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经营效益,将加快推进 CIS芯片封装生产线扩产项目,同时推进 TSV 晶圆级封装和 RW 工艺生产线项目的论证工作,提升竞争力,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选股理由:该股属于锂电池+创投+芯片+集成电路概念,股性非常活跃容易涨停,目前处于W底形态,很好的低吸机会!低吸等待拉升即可!

    2月3日,受影响,A股近3000股跌停。我们预判市场将是恐慌情绪宣泄下的黄金坑;此后创业板指数一口气自低点上涨500点,涨幅高达29.6%,走出一波不折不扣的技术性牛市。

    海外扩散以及原油价格的大跌,是3月份市场包括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从技术面的角度看,3月12日,创业板指数破位,之后走出缩量6连阴,释放调整压力。此后短暂反弹之后继续下行。3月30日,技术面进一步恶化:日线级别已经画出了【M头+向下岛型反转】!4月2日,创业板修复技术面,3日继续缩量整理。

    清明假期,海外股市暴涨,对A股形成强烈刺激。创业板指数4月7日大涨3%,收出3月19日以来的新高,成交量有所回暖,符合我们之前对于市场转强,必有量能配合的判断。因为市场是以普涨的形式展开反弹,且涨停个股集中在 科技 股群体之中,这是市场回归到之前的主线上。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筑底基本成功,后续反弹将延续。

    私募论市:量能不足导致热点分化 市场破位需谨慎而行

    本周,A股市场继续弱势格局,沪指失守2900点。上证指数 、 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全周分别下跌2.46%、1.77%、2.13%。私募人士认为,短期指数止跌企稳仍有待观察,需耐心等待新的方向选择。在此情况下,结构性行情或不断上演。

    黎仕禹(广东小禹投资总经理):市场破位需谨慎而行

    对于沪指来说,在11月份没有等到破局上升,倒是等到了破位下跌。从技术面上看,沪指的60日均线已经被跌破了,短期的5日均线也死叉了10日均线,所以市场的走势开始悲观起来了。但是,市场又有矛盾的地方,那就是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却又是守住了60日均线的支撑;所以对它俩来说,并没有出现技术破位。

    这就是目前市场三大指数出现了“打架”的现象,而在此技术信号下,我们到底该去选择相信谁呢?这是一个选择上的难题了。因为按道理,沪指肯定是“大众情人”型的,很多人已经看习惯了。但是,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却又是代表着科技股和中小盘股的走势,所以,如果按照沪指的技术信号指示去操作,那么就会错过部分个股的行情机会。所以,目前我们建议大家,第一严控仓位;第二选择部分000 开头或者300 开头的票操作为主。一如就像2023年上证50指数走它的独立牛市那样,那时如果只做上证50指数覆盖范围下的50只个股里精挑细选的牛股操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同理,之前我们也反复强调过,后市的操作应以300 开头的创业板个股为主,特别是近期少数调整到位的科创板个股也有潜伏的价值,也许下一波春季行情里的次新股行情,就会从科创板这里爆发。所以,大家近期要多关注一下科创板次新股的低吸布局机会。

    当然了,市场上的每天机会都很多,但是,随着目前资本市场的扩容,股票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家对于选股,现在也是很困难,因为股票数量太多了。选基金也是,数量太多了。所以,有时候,还不如选行业指数基金,如5G、医药、大消费等。另外,目前市场都还是核心资产个股在涨,除了龙头,其它个股都很难涨,所以这也造成了大家今年的整体收益率不高。

    由于外部因素的动荡,以及我国经济承压、通胀有抬头迹象、市场扩容等利空影响,目前沪指选择了破位下行,所以,从大方向上看,市场还是需要谨慎的。但整体上看,即使市场下行,空间应该还是有限的 。 目前市场依旧还落在2733-3288的区间里运行,所以大家对市场的调整也不要过分担心。总之,拿好底仓,对优质个股使用部分仓位反复低吸高抛即可,摊低持仓成本后,持股就会更加有耐心。

    玉名(私募基金经理):量能不足导致热点分化

    早盘近端次新佳禾智能、交建股份等非常明显,这也是游资交替的手法之一。不过,虽然指数调整,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如次新券商,天风、长城等,还是活跃的,引领人气的关键。指数没有跌破11.12区间,保持振荡,市场还是2900点拉锯格局,并未破位。随后金融,地产首次合力,指数走高。还是此前提示的,权重一致动作很重要,市场转危为安,而医药还是最稳定利润输出。实际上这样的周期,需要更多异动和折腾,沉寂很容易转化成阴跌。本周五和下周一都是好的窗口期,值得重视,11.12反抽后形成的高点和低点,始终没有突破,导致了资金谨慎,对指数来说,短期需要一根中阳突破这样的危险区间,否则盘整时间越久,其实对于多头不利。

    成交量持续低迷,有经济走弱,CPI高企、货币政策中性等利空因素,近期困扰市场的因素是CPI的超预期升高。10月CPI上涨3.8%,这个数据已经创了7年多的新高,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降温;但整体悲观情绪还是在蔓延,如果成交量没有放大,市场反弹的力度和可靠度都会打折扣,所以近期市场就是这样的反复,也是预期中的;量能不足导致热点分化非常明显,有限量能只能集中在极少数个股上的活跃。本周除了周一,其余的交易日中,市场依旧是反抽的走势为主。这个阶段,其实不怕指数反复,包括热点异动越多越好,哪怕是有很多起伏,就怕指数阴跌或沉寂,那就意味着很多资金没有做行情欲望,甚至超跌反抽都不想做,那么就要小心了。如今盘面异动较多,但还是积极的,只不过需我们更多耐心。

    当我们屡屡犯错的时候,恰恰是市场提醒我们要学习与改变的时候,我自己在操作中也有很多的思考,成功的操作未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恰恰是那些失败的操作,能让我们反思。要重视自己的错误,从中反思出解决方案。先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才能提升投资收益。什么是选股?明白板块运行特点,将板块内分类,对应的策略执行。什么是波段?波段是个熟练工种。个股反弹趋势做一波,破位撤离,等新的反弹趋势,再做,如此循环,这是波段;而无须管它为何下跌,会跌到哪里,因为我们不博弈最低点,只是持续性反弹参与,等待反弹趋势开启后的博弈。

    余岳桐(资深投资人):结构性行情特征愈发明显

    一周市场,惨淡收官,回顾两市,基本上就是周一定下的调,后面四天一直围绕着这个调调在吹拉弹唱。最终,沪指和深成指单周下跌2.4%,创业板指下跌2%,中小板指下跌1.8%。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行情特征:近1/3的个股在不断震荡寻底,而1/3的个股已经昂首挺胸阔步迈进结构性牛市中,其余的1/3,则在向上与向下的纠结中随波逐流。

    对大盘来说,虽然下方承接和上方压力同样明显,但总感觉还差最后一跌,不把恐慌盘往下砸一砸是很难逼出抄底资金进场敛货的,所以连续冲击半年线未果就要小心空头伺机出现的反攻。当然,渴望暴跌也不现实,自一季度的反弹结束大盘已经连续震荡了7个月之久,接下来的年线一带支撑将是多头重要的阻击阵地。如果指数如期下探,阶段性的低吸机会将随时展开。

    而经过市场调整的洗礼,核心科技股的盛宴正在开启。这不仅是内资抱团取暖的对象,同样也是北上资金的最爱,韦尔股份、卓胜微、圣邦股份、兆易创新、深南电路,频创新高的同时,使科技股的价值得到充分反应。尽管头部品种涨幅不小,但从市场情绪和资金活跃度看,仍然极具潜力。

    以2023年为例,45家科技龙头的平均涨幅接近1.6倍,不难发现,他们净利润增速同样惊人。所谓盈利即价值,在科技股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A股市场的全面牛市仍未开启,但是领军人物的出色表现已经使得结构性牛市的特征愈发明显。

    对大盘来说,仍然在震荡筑底的过程中浴血奋战,2900点的考验并没有水落石出。量能的萎缩和60日线的压力,都显示出连续反弹了几天后的种种尴尬。虽然年线正在缓缓上移,但是筑底的过程中的煎熬却是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建议做好两手准备:第一,在大盘不断震荡筑底的过程中保持足够耐心;第二,紧紧跟随着科技股的进攻号角在科技股的核心资产中尽享牛市繁华。

    黄智华(资深投资人):最迟年底将做方向抉择

    今年以来沪指体现一定60日自然周期转折波动效应,如3月8日缺口大跌4.4%,后整理两周;5月6日缺口大跌5.5%,5月8日、5月9日反弹乏力进一步回落;7月8日复市后大跌2.6%;9月9日复市后冲高,后三周反弹乏力而调整。这些又刚好在节气时点的前后,如3月6日为惊蛰,5月6日为立夏,7月7日为小暑,9月8日为白露。

    而11月8日为立冬,结果大盘冲高后回落,本周一继续略大调整,近日市场继续体现今年所形成的60日自然周期转折波动效应。

    另外,之前分析,沪指2023年3月13日3333点、2023年3月7日3129点、2023年9月16日3042点、2023年10月14日3026点这些高点连成一条压力线(3000点上下),未有效突破前,市场蓄势格局未改。

    沪指 11 月 5 日上行至 3008点,11月8日再度反弹至2998点均受其所压,3000点上下为今年下半年以来多次形成高点压力,仍有待消化。

    本周二、周三、周四大盘有所抵抗,沪指逐渐跌近年线(2870点上下),估计阶段上市场跌势收敛,或围绕半年线(2930点上下)蓄势。

    今年以来大盘逢缺口必补,体现市场区域整理蓄势格局,11月4日缺口上涨,沪指留下2959-2964点上涨缺口,11月8日已回补,同时当日也留下2949-2962点下跌缺口,估计也有逐步回补的可能。

    另外,沪指今年1月4日2440点与8月6日2730点两重要低点连线目前与年线交汇,或为重要支撑带。

    随着该低点连线、年线逐渐上移,与上述目前位于3000点上下的压力线不断收敛,将于年底至明年初收敛至顶端,意味着最迟年底至明年初大盘将对上述压力线和年线做方向抉择。上述压力线如果放量有效突破,或可望挑战3150点上下压力带。

    虽然上证指数仍在3000点上下蓄势,但在上市时间超过一年的个股中,有近400只个股年内创出历史新高,占沪深两市个股总数的十分之一,近两三年市场走出了一波以“核心资产”为代表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估计这种格局仍会继续。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